close

 

1
半夏配陳皮,燥濕化痰,和胃止嘔

 

半夏辛溫燥烈,擅長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; 陳皮辛苦而溫,長於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 二者合用,半夏得陳皮之助,則氣順而痰自消,化痰濕之力尤勝,陳皮得半夏之輔,則痰除而氣自下,理氣和胃之功更著。 二者相使相助,共奏燥濕化痰、健脾和胃、理氣止嘔之功。 此葯對見於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之二陳湯,主治痰飲為患,或噁心嘔吐,或頭暈心悸。 張學文認為,古今治痰葯對眾多,此葯對為祛濕痰之絕佳配對,應用甚廣,用此葯對加減化裁可用於濕痰犯肺而致的痰飲、哮喘等病證。

 

持久液 印度神油 持久液效果  持久液作用 持久液比較 持久液副作用  持久液用法

 

2
半夏配黃連,清熱燥濕,寬胸止嘔

 

半夏辛開,溫燥脾濕,祛痰降逆,以開中焦氣分之濕結; 黃連苦寒降泄,清洩胃熱而燥濕,以開中焦氣分之熱結。 二者配伍,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,辛開苦降以調其升降。 能瀉心消濕熱之痞,化痰濁之結,使中焦得和,則諸症自愈。 張學文認為,此葯對屬於寒熱配對,用半夏之辛溫,用黃連之苦寒,符合脾喜溫,胃喜涼的特點。 清熱無礙祛濕,燥濕又無妨清熱,相輔相成。 用於治療寒熱阻滯中焦,痰火互結,氣機不暢所致的胃痛、痞證等病證。

 

 

3
半夏配天南星,燥濕化痰,清利胸膈

 

半夏與天南星均辛溫,均可燥濕化痰。 半夏專入脾胃,主治頑痰,且能降逆止嘔; 天南星辛開過之,兼走經絡,善治風痰,又能祛風定驚。 二藥配伍,半夏燥濕健脾,以杜生痰之源,天南星開泄化痰,以搜經絡中之風痰,合而散周身痰結,尤以祛風痰為著。 張學文用此葯對治療頑痰咳喘、風痰眩暈等病證。

 

4
半夏配乾薑,燥濕化痰,溫肺化飲

 

半夏辛溫而燥,為燥濕化痰,溫化寒痰之要藥; 干薑辛熱,主歸肺、脾、胃經,有溫肺化飲之功,既能溫散肺中寒邪而利肺氣之肅降,使水道通調而痰飲可化。 又能溫脾胃去濕濁而絕生痰之源。 二者合用,溫脾胃、化痰飲。 張學文常用此葯對治療寒痰阻肺、咳嗽氣喘、咳痰清稀等病證。 此葯對重在溫肺化飲以治標,癥狀緩解后宜健脾溫腎納氣以治本。

 

5
半夏配丹參,祛濕化痰,活血化瘀

持久液 印度神油 持久液效果  持久液作用 持久液比較 持久液副作用  持久液用法

半夏性辛溫而燥,為燥濕化痰,溫化寒痰之要藥,尤善治臟腑濕痰; 丹參性微寒而緩,能祛瘀生新而不傷正。 兩藥配伍,既可祛濕化痰,又可活血化瘀。 痰化則瘀消,瘀去則痰散。 張學文用此葯對,以“痰瘀同治”的思想治療痰瘀所致的胸痹、中風、積聚、頑固性頭痛等疑難病

 

6
半夏配天麻,燥濕化痰,息風平肝

 

半夏辛溫,為治濕痰要藥,長於燥濕化痰; 天麻甘平,為治風痰要藥,善於息風止暈。 前人有“無痰不作眩”之說。 用半夏燥化濕痰以治其本,用天麻息風平肝而治其標。 二藥配對,標本兼顧,功專化痰息風,治眩暈、頭痛。 《脾胃論》雲:「足太陰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療; 眼黑頭眩,虛風內作,非天麻不能除。 “張學文用此葯對配伍橘紅、茯苓、磁石、丹參、川牛膝等葯,自擬成”眩暈寧“,用於治療風痰上擾而致的眩暈,經多年臨床驗證,療效顯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kkoexiyrt 的頭像
    bkkoexiyrt

    bkkoexiyrt的部落格

    bkkoexiy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